寒假儿童意外伤害高发 爸妈看护可要多上点心
来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发布时期:2016年03月15日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期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诊的意外伤害患儿特别多,1月20日放寒假至今,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仅收治需要住院的患儿就接近200人。孩子们放寒假,又是春节假期,独自在家和外出玩耍的时间大大增加,也增加了意外发生的风险。
根据医院的数据统计,寒假意外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跌落/坠落伤。
今年冬季出现了极低气温,学校提前开始放寒假。由于父母都要上班,7岁男孩敏毅只能一个人在家。他玩电脑游戏忘了时间,尿了裤子,于是想到顶楼天台上拿条干净的裤子换上。没想到,敏毅却不慎从六楼高的天台上坠落。经过苏大附儿院的检查诊断,敏毅全身多处骨折,尤其是右小腿膝盖部位摔成了碎片,今后很有可能会留下残疾。敏毅的妈妈泣不成声,没想到在电视上看到的意外,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另一个病例是6岁的小宇不慎摔成脾脏破裂,摔伤的原因令人大跌眼镜。大年初三,小宇爸爸和儿子开心地玩闹,爸爸一高兴,将小宇抛了起来,然而乐极生悲,小宇没有被接住,从约2米的高度摔到了花坛上,顿时左腹部剧痛。经苏大附儿院诊查,小宇脾脏上部破裂,出血严重,经过七天的治疗,病情才稳定下来。
二是车祸伤。
车祸是国内0-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寒假期间,苏大附儿院收治了许多车祸患儿。车祸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儿童在机动车内发生的车祸,二是儿童在机动车外发生的车祸,三是电瓶车发生的车祸。
第一种即常见的机动车相撞,孩子在车内受到了震荡或冲击。苏大附儿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仅1个月大的新生儿,小宝宝就是在家人带去采足跟血的途中受到了车祸冲击。第二种通常发生在孩子无人看管的时间段,地点分别有马路、街道甚至居民区内。在寒假、春节这样的假期内,同年龄的孩子会聚众玩耍,没有成人严加看管,车祸防不胜防。有一名3岁女童就是蹲在车后玩耍,司机没有看到她,结果在倒车时将女童撞倒,造成头皮大面积撕脱。第三种车祸也非常多,有步行的孩子被电瓶车撞伤,有家长骑电瓶车带着孩子与其他电瓶车相撞,也有家长骑电瓶车带孩子被机动车撞伤的。总的来说,电瓶车是危险性较高的交通工具。
三是烧/烫伤。
这一类意外伤害通常为夏季高发,但寒假期间也非常值得注意。苏大附儿院的重症监护室在春节前连续收治两名患儿,均为食道烫伤,一名是吸入过热的珍珠奶茶,另一名是喝入保温杯中的开水。冬季通常喝热饮,但孩子安全意识不足,容易喝入过烫的水或饮料而引起食道烫伤。食道烫伤比一般体表的烫伤更危险。因为食道被烫伤后会引起呼吸道、食道的水肿,容易窒息。
过年期间,苏大附儿院还会收治一类烫伤的典型病例,就是被烟花爆竹烫伤或炸伤。3岁的晨晨跟着爷爷放烟花,没想到本因向前放出的烟花从尾部喷了出来,严重烫伤了晨晨的右手。
四是气管异物。
过年期间,花生、开心果等坚果作为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的年货,成了孩子气管异物高发的“凶手”。苏大附儿院耳鼻喉科在一天内最多收治过10个气管异物的患儿。1岁半的小优在吃了开心果之后出现哭闹和呕吐的情况,但家长当时并未很在意。过了几天,小优的脸上出现了红点点,家长带她到苏大附儿院来看皮肤科,以为是皮肤过敏。经过检查吓了一跳,没想到是气管里卡了两颗开心果,脸上的红点是左支气管内有异物导致的毛细血管扩张。
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关键在于家长的看管。苏大附儿院收治的这么多意外伤害患儿,绝大部分都是家长安全意识薄弱、疏于照看孩子引起的。一旦孩子受到意外伤害甚至发生不幸,家长又追悔莫及。
因此,家长要提高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例如,预防气管异物,一要给孩子喂食符合年龄段的食物;二要养成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在哭闹或玩耍时喂食;三要看管并及时检查玩具的小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