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前辈讲故事] 三 儿院的柳叶刀
来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发布时期:2015年03月31日
编者按 医院从1959年建院至今,已经走过了55个年头。55年里,医院从最初的慕家花园发展到现在的景德路本部和园区总院两个院区的规模。风风雨雨,数代人为之付出了青春、智慧和心血。在医院55华诞和园区总院建成投用之年,离退休办公室、宣传统战处和工会一起举办“听前辈讲故事”,医院的前辈将陆陆续续地走进这个栏目,给大家讲那些年的故事。
儿院的柳叶刀
——听前辈讲故事(三)
口述者:朱锦祥 整理:钱丽萍 安芳芳
你知道医院最早的手术室在哪儿吗?你知道以前没有电话的时候怎么通知外科医生接急诊的吗,又怎么把医生从家里喊来做手术的吗?你知道以前如何赞扬一台高难度手术吗?你有听说过动脉输血吗……苏大附儿院的一辈辈儿外科医生们谱写了一篇篇柳叶刀的礼曲,留在了遂园的54年春秋里。
4月9日中午,离退休办公室和宣传统战处约了朱锦祥主任。1930年出生的朱主任,作为苏大附儿院小儿外科的“开山鼻祖”,口齿伶俐、思路清晰地为我们讲诉了小儿外科从创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又是一年春天花开时,儿童医院已经建立55周年了,小儿外科也发展了54年。”朱主任感慨道,他关照我们不要过多描述他,而要宣扬外科的后生们不断创新将外科发扬光大。
小儿外科成立之初
1959年9月22日医院开业对外服务,但是那时小儿外科还没有成立。当时小儿外科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全国的小儿外科医生都很少。朱锦祥主任1949年考入南通医学院,1954年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就职于南通医学院附一院。1957年随着南通医学院迁入苏州(后为苏州医学院),成为外科教研组的老师。苏大附儿院成立之初,在物色小儿外科医生时,领导认为朱主任“脾气好适合做小儿外科”,就被选派到儿童医院做了小儿外科医生。现在看来像是一个滑稽的理由,但是放在那个充满干劲的年代这样的理由是合情合理的。1960年1月朱锦祥、虞耕昌和黄梓英三个人凑成了小儿外科,去当时非常著名的上海瑞金医院进修,当年6月份回院,后购买小儿外科的医疗器械,装修手术室。不可思议的是,当时的手术室建在现行政楼的地下室,入口在现病理科的那间房间,据说地下室曾是房主给佣人吃饭的地方。朱主任清楚地记得,房间是36个平方,隔出一块作为洗手消毒的地方。按照手术室的要求,在四壁贴上瓷砖;因为只能放置一张手术床,所以采购了一张“万能手术床”来满足不同手术的需要。
“放卫星”的手术
小儿外科最初只设5张床位,第一年大概百余台手术,基本以阑尾、疝气和肠套叠等急腹症手术为主,也做一些脾切、幽门狭窄、肠道闭锁、巨结肠和膈疝等手术,因为那时候结核病患病率较高,也有给肾结核的病人做肾脏切除手术。大概在1966(1967)的时候,一个7岁的男孩,诊断为肾胚瘤。患儿的瘤子非常大,超过腹中线,侧枝循环丰富,毛细血管扩张,广泛粘连,当时没有电刀电凝器,手术难度非常高。那时外科一共就5个医生,朱锦祥、吕昭明和张锡庆都上了手术台。那天虞耕昌出夜班,经过一晚上的忙碌早晨脸色非常灰暗,为了以备不时之需,他主动选择留下来。为了随时待命又能缓解一下夜班的疲劳,他就在手术室的地上坐下算是休息。那台手术做了18个小时左右,从早晨9:00做到第二天凌晨4:00。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时任党委书记徐坚亲自从药房送盐水和血袋。食堂事务长娄悦忠准备了水煮蛋和牛奶,让手术医生摘下口罩喝两口就算补充营养。我们很好奇地问,这么长时间的手术,医护人员要上厕所怎么办?朱主任说,当时大家全神贯注,都没有想起这回事。手术成功后,大家都很高兴,那时外科的人都会骄傲地说:“我们放卫星了![1]”虽然现在说放卫星有浮夸之嫌,但在当时确实是儿院外科的一颗卫星。因为在上个世纪,设备远没有现在先进,麻醉技术也不可和现在相提并论。那时候用乙醚面罩麻醉,根本没有监护仪,麻醉效果完全靠心律、瞳孔、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来判断,复杂的手术要做气管插管。
在小儿外科创建以来,一直和儿内科合作得非常紧密,曾经两科联手救治一位13岁的少年欧公韦。据1965年12月4日的《苏州工农报》报道,该患儿因重症痢疾中毒休克,医院内外科紧密合作,经过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动脉输血、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患儿在心脏骤停10分钟、呼吸停止27分钟后抢救成功,康复后没有留下后遗症。患儿出院后写了一首诗歌《忘不了的恩情、说不完的话》赞扬儿童医院的医生们。小儿外科做得较多的脾切手术也是配合小儿内科的治疗,如球形细胞增多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患儿,在内科治疗无果后转入外科手术。
奇招百出的呼叫方式
因为当时的医生非常少,所以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作为小儿外科的骨干,朱主任经常要参加晚上的急诊手术,所以在他居住的那个院子,晚上的侧门永远是开着的,这样方便医院的职工能进入院子敲朱主任家卧室的窗。因为朱主任的爱人钱有芬是外科兼麻醉科的医生,在这一点上能非常理解他的“不着家”。朱主任有次去浴室洗澡,刚进去不久就有人在门口喊:“有没有儿童医院姓朱的医生,请你回医院开刀!”一听见有人喊自己,朱主任穿上刚脱的衣服立马回医院。好不容易有机会看一次电影,突然看见屏幕边上显示一行字:“儿童医院朱医生,请回医院开刀。”朱主任说因为以前电影少,大家都很珍惜看电影的机会,为了不影响大家观看,电影院经常这样找人,出于职业习惯,所以对屏幕上的字特别敏感,一看到字幕立马赶回医院。到了70年代后期,小儿外科的队伍还是不大,就6-7人的样子。有一位叫徐明山的医生(80年代调离至其他医院)因为是外地人,也还没有成家,所以住在现在2号楼楼顶的塔楼,当时2号楼的三楼是外科病房。因为没有电话,所以徐医生和护士约好“暗号”,如果晚间有急诊,敲水管一次表示普通病人,两次表示亚急诊,三次表示急诊,这个暗号堪比电话,屡试不爽。
朱主任用了整整两个小时讲诉以前的点点滴滴,这个认真又随和的八旬老人接到“听前辈讲故事”的邀请后,写了整整两张纸的草稿纸,足以让我们这些晚辈感动。“听前辈讲故事”已举办三期,听着前辈们的故事,我想用“遂园拾遗”这个词来形容这个活动最合适不过。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在艰苦的岁月,在激情四溢的青春年华,他们见证了儿院的发展。只有了解医院的历史才会珍惜今天的成果,只有了解医院的过去才能更加看清我们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听听前辈们的故事!
注解1:1958年6月8日,《人民日报》登载了“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5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2105斤”的浮夸报道,并将之称为“放出第一颗亩产卫星”。 官方之所以选择了“卫星”这个词,是因为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卫星”成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荣耀,是“高精尖”的象征,是那个时代的“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