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伊犁园_永久已满18从此进了3秒在线_未满十八勿进3000部禁看

省卫健委直属三甲儿童专科医院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单位

江苏省高水平医院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

江苏省儿童血液肿瘤中心

院史馆  |  ENGLISH  |  官方微信  |  互联网医院

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

[听前辈讲故事] 八 纪念彭大恩教授

来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发布时期:2015年03月31日

编者按  医院从1959年建院至今,已经走过了55个年头。55年里,医院从最初的慕家花园发展到现在的景德路本部和园区总院两个院区的规模。风风雨雨,数代人为之付出了青春、智慧和心血。在医院55华诞和园区总院建成投用之年,离退休办公室、宣传统战处和工会一起举办“听前辈讲故事”,医院的前辈将陆陆续续地走进这个栏目,给大家讲那些年的故事。


纪念彭大恩教授

——听前辈讲故事(八)

口述:朱杏民 整理:钱丽萍 安芳芳  赵丹(实习)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原副院长、血液科创始人彭大恩教授于2014年11月3日17时45分终享天年,享年九十八岁。在彭大恩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全国兄弟单位、她的众多学生后辈从全国各地及海外发来唁电,悼念这位在我国小儿血液病学上作出卓越贡献的老前辈。

为寄托哀思、缅怀先人,我们邀请到彭院长的学生,原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老主任朱杏民,来给我们讲一讲永远闪耀在记忆里的彭大恩教授。

 

夫妻伉俪  医学世家

彭大恩教授与她的丈夫陈悦书教授都是我国血液学的著名专家,陈悦书专注于研究成人血液,曾为宋庆龄治病;而彭大恩则专攻儿童血液科,夫妻二人携手共进,共同奠定了苏州医学院在全国血液科的地位,可谓是我国血液学的“居里夫妇”。

彭大恩教授1917年11月出生于江苏苏州。1941年8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她与丈夫陈悦书教授本是同班同学,但由于陈悦书患肺结核休学一年,晚于彭大恩一年才毕业。毕业后,彭教授先后在上海医学院生化教研组、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任助教、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1952年9月调职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工作。

1958年9月,夫妻二人为响应国家号召,彭大恩教授跟随丈夫调职苏州医学院附一院儿科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仍不放弃研究工作。1959年,参加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筹建,担任儿童医院的副院长。

彭大恩教授的长子陈子兴,是苏大附一院教授、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以及江苏省劳动模范,子承家业、为人低调。他是苏州同年考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三名学生之一,曾经天天背着“十字包”出门,爬过五十里的山路为陕北人民治病;他也是苏州医学院第一批送出国门的研究生,被美国纽约的现代化、医学知识的快速发展撞击着心灵,但他依然回国效力;他专心致志,投身血液分子学研究事业,从有限的患者康复向无限的医学研究跨越,造福无数血液病患者。我院曾请陈子兴做过一次报告,请他谈谈作为省劳模的成长历程,宣传处的工作人员看见了感人的一幕:“陈教授没有专车接送,也没有自己驾车,而是骑着一辆看着有些年头的自行车回去了”。而这都来自于他的父母,身为学界泰斗,彭大恩夫妇始终勤俭低调,多年来一直住在信孚里一座小房子里。晚年,彭教授曾偶发肺炎,因医院床位紧张,年过九旬的她仅在医生办公室里支了一张小床勉强住下,病情好转之后很快就出院了。

彭教授最后的那三年,一直卧病在床,儿子负责医疗,女儿负责护理。儿子精心地配置营养液;女儿日日在家服侍床前,该为母亲做的每一件事情,精确到分钟,排便、翻身、输营养液……朱主任感慨:“女儿像她母亲一样认真、仔细。”

 

不为良相  愿为良医

彭大恩教授医生致力于儿科学和儿童血液学的研究,是我国小儿血液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她1942年加入中华医学会,1943年加入中华儿科学会,在她的自传中有这么一句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钻研;对待病人和蔼可亲,全力以赴;对待学生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她时刻记挂着如何更好的医治血液病人,一心扑在工作上,帮助一位又一位患儿恢复健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

彭大恩专注于血液病、特别是白血病的研究,她主持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项目曾获核工业部科技三等奖,她参与创新的中西医结合方法“HOAP方案治疗急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江苏省科技二等奖。上世纪50年代,彭大恩在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发表《婴儿巨初赤血球性贫血》,第一次在国内系统阐述小儿巨初赤血球贫血症,成为国内最早的研究文献,此文发表后引起国内儿科界的注意和重视,开始有针对性地研究此类疾病。彭大恩一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苏大附儿院血液科已成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她还为苏大附儿院培养出了首名硕士研究生,开创了苏大附儿院研究生培养的先例。花甲之年,彭大恩教授仍全身心致力于小儿血液病的防治和科研工作,她不顾自己年老体弱,积极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参与编写并出版了《血液病学讲义》。

业务上的成绩来源于严谨的工作态度,朱杏民主任评价这位老师:“彭大恩教授是一个正派、严格的人,总是专心搞业务。”朱主任回忆,每到隔天彭教授查房,他们就会特别紧张,充分准备,将病人病史背得滚瓜烂熟。失误是不被允许的,一旦有错误都会立刻纠正,坚持“病人无小事”。在往期的《听前辈讲故事》中,孙朝琪主任也曾提到过彭教授:“我和当时一起工作的几个人被彭院长骂过两次,一次我记得是淋巴结做切片后没有换药,还有一次是尿崩症的病人没有做尿比重。自从这两次之后,我就长记性了,每次都会仔细想想再做,尽量避免犯错误。”虽然对事严格,彭大恩为人却很和善。在那个年代,老主任查房时,小医生讲不清病史被当场摔病历是常事,但彭大恩教授对学生从来没有这样严厉过。

“彭大恩教授淡泊名利,是一个非常正派的人”,朱杏民主任记忆最深刻的一件小事儿,也得到了大家的共鸣。上世纪60年代,她跟着彭教授一起看门诊,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患上白血病,经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小女孩的父母无以为报,就用竹篾子编了两副热水瓶套,复诊的时候带来想送给彭大恩,但是她婉言谢绝,怎么也不肯收下,她还教导学生们:病人的东西是绝对不能收的。

笔者还翻看了彭大恩教授厚厚的档案,泛黄的纸页显示出浓浓的时代感,但清晰的字迹、书写的事迹却仍然历历在目。在《彭大恩同志主要先进事迹》中这样描述:她对每一个病人都做到熟悉情况,了解病情,对随访病人都做好详细的记录;对那些不及时来院复诊的病人及时去函询问情况,对远道而来的疑难血液病人总是想办法及时作出诊断。对外地病人她更是倾力帮助。有一次,一位病人家属在来苏途中钱包丢失,在苏州举目无亲,焦急万分。当彭大恩同志得知后,立即给予病人家属亲切的帮助,自己垫钱为病人买药和补足回家的路费。遇到外地病人家属来信,她也总是耐心回复、邮寄药品,“真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收到了病人们的无限信赖和赞扬。

 

精心治学  引进新制

彭大恩教授不仅自己潜心钻研业务,她严谨的治学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几代苏医人。

苏大附儿院成立后,彭大恩教授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要求所有的医生“论资排辈”带教,给临床见习生、实习生上临床课。医生在带教前,必须先观摩高年资教师的理论课,按照理论课的内容和要求,在医院寻找典型的和非典型的病例,如高年资教师给四年级的学生讲肺炎,带教老师必须回医院找症状典型的肺炎和不典型的肺炎,然后才能带着学生在病房见习。彭大恩教授从爱护病人出发,强调实行完整、全面兼顾、机会均等的实习带教制度,给了年轻医学生们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并且,彭教授还身体力行,不仅宏观上一直认真督促教学质量,朱主任回忆,彭教授会认真阅读学生们的论文,帮助学生指正问题,并督促改正。80年代中期,彭教授招了第一个研究生,通过带研究生,进一步发展了儿院血液科,“她是儿院学术创始人,迈开了第一步”,朱主任这样说。

彭大恩教授提倡教学和临床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她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带过来的教学理念。正是这个严谨的教学制度和优秀传统,让儿科临床医学院(原儿科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一直处于苏州医学部的前列。

1958年,当彭大恩教授跟随丈夫来到苏州时,不得不说是“屈才”,据朱主任介绍,当年上海的医院有几百个床位,到了苏州,整个医院拼拼凑凑,就只有五十个床位,“60年代,儿童医院血液科就只有8个床位”,条件艰苦可见一斑。我院发展至今,除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得不说是彭大恩教授种下的累累硕果。

全国知名血液科专家吴德沛说:“苏州医学部的血液科在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这是陈悦书和彭大恩两位教授奠定的基础,我们一辈辈传承了他们严谨、谦虚的治学精神,也定会将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故人已逝,在沉痛的同时,我们看到彭大恩教授留下的精神财富,定将流芳百世。跟随前辈的脚步,感恩前人的无私奉献,在治学、做人、救死扶伤的道路上,我们有了方向,定将走得更好、更远。

东山县| 大石桥市| 沙田区| 栾城县| 桂阳县| 正宁县| 视频| 平湖市| 徐汇区|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