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前辈讲故事] 九 科研为医院发展添翼
来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发布时期:2015年03月31日
编者按 医院从1959年建院至今,已经走过了55个年头。55年里,医院从最初的慕家花园发展到现在的景德路本部和园区总院两个院区的规模。风风雨雨,数代人为之付出了青春、智慧和心血。在医院55华诞和园区总院建成投用之年,离退休办公室、宣传统战处和工会一起举办“听前辈讲故事”,医院的前辈将陆陆续续地走进这个栏目,给大家讲那些年的故事。
科研为医院发展添翼
——听前辈讲故事(九)
口述:张亚 曹丽寅 整理:钱丽萍 安芳芳 赵丹(实习)
“医疗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学是后天。”对于一个三甲医院来说,要发展、要创新、要有特色,离不开科研创新,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我院自创立以来,一直是医疗、科研和教学并驾齐驱,科研工作始于建院之初。本次前辈讲故事由儿研所(原为儿科研究室)老前辈白京荣主任委托曹丽寅、张亚两位老师讲述,通过儿科研究所的发展“窥一斑而知全豹”,去回顾我院科研工作的历程。
儿科研究所的发展历程
据院志,1978年我院开始筹建实验室,先后开展了体液免疫、肺炎病人分泌物的病毒分离、腺病毒抗体测定、淋巴细胞标记实验、CH50总补体测定、C3补体测定、骨髓检查等项目。当时实验室专职人员为梅志达、王同权、周映芬、徐莲清4位老师;1981年2月曹丽寅、张亚和何亚香3位年轻毕业生加入实验室工作。1982年经江苏省卫生厅批准,建立儿科研究室,下设生化、病毒、血液、遗传四个专业组。由陈务民院长兼任主任,梅志达、王同权负责具体工作。80年代初的硬件设施非常简陋,实验室设在现在的急诊楼前身(当时的门诊楼)三楼。细胞培养用的无菌室没有净化操作台;空气消毒须用高锰酸钾熏蒸、再紫外灯消毒;冬天为保证实验室一定的温度,是自己烧煤炉经简易管道加热的,生炉子用的木块自己设法解决,而煤块则是自己从医院锅炉房的煤堆中间去挑捡来的;染色体摄影需要的暗房则由男厕所改造。以后随着医院的发展,研究室的条件日益改善,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被苏大命名为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今天如此辉煌的成绩。80年代初那个不起眼的研究室如今已是人才济济的研究所,现在专职人员共27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博士学位16人。多年来,儿科研究所积极与海内外相关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合作,成功从国内外先进实验室引进了关键技术、实验模型和研究平台,添置了许多先进仪器,具有完善的硬件、软件配套。近年,医院在科研项目、科研资金、研究领域和高质量论文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坚持科研 服务临床
上世纪60-70年代,医院已有较为明显的专科优势,也逐步开始了临床研究,如陈务民院长指导研究小儿呼吸道疾病,何馥贞副院长指导研究新生儿疾病,彭大恩副院长指导研究小儿血液病,蒋百康主任指导研究小儿心肾疾病,朱锦祥主任研究小儿外科疾病等。据张亚老师回忆:“当年,为快速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陈务民院长和研究室工作人员潜心研究,经过不断地调研文献和长时间的实验研究,我们将采集患儿分泌物培养在某种细胞上分离到的合胞病毒通过滴入兔鼻子进入其体内,刺激其产生抗体,然后抽取兔血分离血清,借用当时苏州医学院的实验平台,经过层析提取、测定效价、冰冻干燥等处理,终于成功研制出一种快速诊断合胞病毒的试剂。”
80年代初,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如火如荼,优生优育工作方兴未艾,医院审时度势,在苏州市率先开设了遗传咨询门诊,为那些无法确诊或者久治不愈的患儿及父母进行遗传学分析,并给他们进行染色体检查,检查报告被作为患儿家长生育第二胎的依据之一。由此,儿科研究室除了原有的生化免疫、病毒、血液等项目,又增设了遗传学检查项目—染色体检查。在80年代,开展染色体检查属于新兴项目,病人及家长络绎不绝,先天愚型、先心、两性畸形、脑发育不全、矮小、智力障碍、粘多糖病等等,纷纷申请做染色体检查,我们从曹丽寅30年前的工作笔记上就可见一斑。那一本本普通的练习薄上她用钢笔整整齐齐地登记了当初做染色体检查的每一个病人的资料:姓名、年龄、临床诊断、检查结果,甚至包括缴费情况等都是手工记录,也留下了80年代这样的“手工笔记”。 作为一项“探究生命密码”的检查,当时的染色体检查深受病人家属认可,服务病人、服务临床,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验记录本)
克服困难 摸索前进
研究室起步之初,条件简陋,为了能开展更多的研究项目,大家想尽办法:没有装培养基的现成容器,就收集病房里的盐水瓶和小的青霉素瓶,自己动手清洗。为使其达到实验容器的清洁高要求,必须先将瓶子在浓硫酸和重铬酸钾混合液里浸泡24小时,然后再取出来用自来水冲洗,清洗时溅出来的水珠滴在袜子上,会立刻被腐蚀出一个洞;作为配置培养液所必需的小牛血清,那时作为生物制品价格昂贵且难以购买,实验室人员就自己联系虎丘牧场,亲自带了无菌器皿去牧场采集刚出生的小公牛的全血,取回后离心取血清,无菌分装,再与手工配置和过滤除菌的培养液一起调配成完全培养液。在培养流感病毒的实验中,经常要用到活的鸡胚,没有怎么办?当时的三名年轻人就发挥了她们初生牛犊的闯劲:曹丽寅自告奋勇,冒着刚学自行车上路容易摔跤的风险,从总务处借来医院唯一的外出公车---一辆破旧的28寸的男式自行车,骑往近郊的葑门孵鸡厂,取回新鲜的活鸡胚,及时送到正在无菌室中操作的张亚和何亚香的手中,可谓配合默契。当时的实验室显微摄影仅靠一个单筒的上海牌显微镜和一个虎丘牌相机,要得到一张满意的染色体显微摄影照片是比较困难的,要经历几道高难度的专业技术活:首先必须得练就过硬的染色体制备技术,它是决定能否在显微镜下找到适合拍照的好视野的保证(要求一个细胞分裂相中的46条染色体都不重叠),然后在暗房里进行显微拍摄、显影、定影、照片放大等工序……最后,将照片上的每一条染色体剪下来配对进行核型分析,得出检查结果。
(染色体显微照片)
(自制的染色体谱图)
虽然条件如此艰苦,但是一路摸索前进,积累下累累硕果。一名身材特别矮小的患儿因多家医院就诊后不明原因特来我院就诊,通过染色体检查,发现是“环状8号染色体”,即8号染色体长臂和短臂首尾相连呈环状,成为国内外首例发现,该报道发表于《国外遗传学杂志》;当年我院新生儿科张瑞宣主任查房时发现一名婴儿面容特殊、哭声异样,立即请研究室工作人员去抽血进行染色体培养,结果证实该患儿是得了一种罕见的遗传病---“猫叫综合征”(即5号染色体断臂缺失)。1981年,我院作为儿科学硕士点开始招生,首位研究生名叫柳堪质,师从我院血液病专家彭大恩老院长。彭教授指导他的学位论文课题是白血病人的染色体研究,我院儿科研究室同志发扬刻苦钻研精神,出色地帮助他完成了实验课题,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室开展的项目除了服务病人、服务临床和科研,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才使得我院的科研工作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一直传承延续下去,也正是因为科研工作的长期发展创新,才使得我院整体医疗工作如虎添翼。
此次的“前辈讲故事”讲述的年代并不算遥远,但就当时全国的科研条件和水平来看,我院80年代初期的科研条件基本等同于建院初期的医疗条件。正如曹丽寅和张亚老师在访谈中所说:“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人才是最最重要的条件,只要不断发挥自身的水平和才能,无论什么困难总是能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