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伊犁园_永久已满18从此进了3秒在线_未满十八勿进3000部禁看

省卫健委直属三甲儿童专科医院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单位

江苏省高水平医院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

江苏省儿童血液肿瘤中心

院史馆  |  ENGLISH  |  官方微信  |  互联网医院

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

[听前辈讲故事] 十二 在有限条件中创造无数可能

来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发布时期:2015年05月08日

编者按  医院从1959年建院至今,已经走过了55个年头。55年里,医院从最初的慕家花园发展到现在的景德路本部和园区总院两个院区的规模。风风雨雨,数代人为之付出了青春、智慧和心血。在医院55华诞和园区总院建成投用之年,离退休办公室、宣传统战处和工会一起举办“听前辈讲故事”,医院的前辈将陆陆续续地走进这个栏目,给大家讲那些年的故事。

 

在有限条件中创造无数可能

——听前辈讲故事(十二)

口述者:朱国鑫  蒋微芝    整理:钱丽萍  安芳芳  张晓蕾(实习)

 

三月初的苏城乍暖还寒,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退休老干部办公室中却洋溢着一股温暖的气息,时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房间里正坐着两位药剂科老职工,朱国鑫老师、蒋微芝老师分别在1959年和1960年进入附儿院药剂科工作。据院史记载,苏大附儿院的药剂科就成立于1959年,他们正是最早的一批药剂科老员工。这一天,两位老员工再次相聚于医院,为我们讲述那些深埋于历史时光中的药剂科往事。

 

药剂科今昔大不同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药剂科现已发展成为一个集药品供应、调剂、制剂、检验、药学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其下设有门急诊药房、中心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临床药学室、制剂室、药检室、药库等7个部门。然而,现今这个拥有90名职工的药剂科最初只有四五个人。

 Image 0017.jpg

“1960年入院后,我就成了里面的第五个人。”曾经的药剂科主管药师蒋薇芝回忆道。那时候的药剂科位于小木楼一楼,小小的空间,前半部分是配发药窗口,后半部分则是自制制剂最原始的制作场所。病患多,人员少,大家不分前后、日夜轮班很是辛苦。除了日常配发药、自制药品的工作外,还要承担划价专门窗口的工作。与现在的缴费处统一划价收费不同,当时的流程是病人在拿药前,要先去划价,然后再去收费处缴费。每一种药品的价格多少,没有电脑记录,全靠药剂科员工人脑记忆。“不然还要去翻册子,这样工作速度就会变慢。也有记错了、划错价的时候,晚上对账发现有亏空只能自己赔。”老员工蒋薇芝笑着说,自己赔上了好几件的确良衬衫。

 

小小制剂室里进行的高质生产

对药剂科来说,制剂室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药剂科的制剂室位于医院买下的苏州第一制药厂部分厂房里,到了80年代,则搬迁至现在的十一病区东面。那个年代,我国正处于制药工业普遍不发达的时期,这样的一个内部“小作坊”可以说是附儿院药剂科的心脏,它源源不断地为医院生产大量的自制药物,譬如呋喃西林溶液、5%~10%的葡萄糖注射液、ORS口服液、青霉素皮试液等等制剂,还有大力咳、婴咳、儿咳、珠贝散(现在更名为复方川贝散)、魚石脂软膏、红臀软膏等疗效非常好的药品。

令人惊讶的是,连注射用的普鲁卡因青霉素也是由员工们在制剂室自制的,而如何按照所需含药量的标准把药粉装入瓶子是个考验水平的精细活儿。蒋薇芝老师还站起身演示了当年的装药过程。“将瓶子斜放,然后用筛子把药粉一点点放入,要做到不多不少,比如复方川贝散就是每瓶0.7g。”显然,蒋薇芝老师对这些药物的含量标准仍然很熟悉。当时的制剂室老师个个都是“神枪手”,几乎人人都能将药品含量误差成功控制在5%以内。除了具备精细的装药粉功力外,一些员工还练就了一手按压瓶盖的“功夫”,徒手按压橡胶皮塞,完全不用压盖器。

药剂科自制的这些制剂不仅是医院的必需品,有些甚至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招牌药,非常受家长欢迎。其中一些药物,比如治疗咳嗽的复方川贝散,由于疗效好、副作用小且口感较好,受欢迎程度一直延续至今。冬来暑往,制剂室每天都在产出大量的自制药品。冬天里,制剂室最大量产出的是防裂霜(尿素霜),到了炎炎夏日里,药剂科自制的消暑合剂、止痒水、小儿扑粉等就最受家长青睐,几乎供不应求。朱国鑫老师说,“想买这些自制药的家长,经常要隔一到两天才能拿到药。虽然当时的检验标准比较宽泛,但是为了确保药物安全使用,我们在制药的整个过程中还是小心、小心再小心,从未马虎过,也从未发生过病人投诉自制药品质量问题的事情”。

 

艰难困苦,甘之如饴

每天清晨五点,制剂室就要架起锅炉,烧好蒸馏水,为生产各种药品做准备。当时少有机器运作,绝大部分药品都是靠药剂科员工人力搅拌生产。制剂室里常有许多化学药品、药粉,也有不少危险性。为此,药剂科的员工们必须套上大皮靴,穿好防护衣,呆在那个紧闭门窗的空间里进行制药工作。到了闷热的夏天,大家也依然如此“全副武装”,没有电扇和冷气,每天热得汗流浃背。即使如此,员工们身上还是常常沾上粉尘等药物。朱国鑫老师回忆说:“制剂室里粉尘比较多,所以一定要戴好口罩。夏天制作小儿扑粉时,脸上会沾满粉,半天下来,眉毛胡子全是白的”。

没有先进的工业化技术,没有方便的自动化机器,也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年复一年,这些老一辈药剂员工们仅凭借着自己高效的工作能力和勇于创造、不怕吃苦的精神,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一守就是数十年。他们知道,这既是身为药剂科职工的责任,也是对医院力所能及的一点贡献。

 

离退休办公室的玻璃台板下压着几张老一辈医院领导与医务人员的合照,两位药剂科老前辈正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说起陈务民、彭大恩老院长等,他们总是连连称赞其为真正的医学大家,对陈务民院长为突发羊癫疯的患儿进行急救的事迹也是津津乐道。无论是医学大家还是药剂科的普通员工,这些老前辈在医院发展道路上留下的身影都值得大家敬佩学习,正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才有了医院的今天。只要坚持信念、不畏艰苦,人永远不会被时代所困。

蒲江县| 屏东市| 岱山县| 定边县| 兰西县| 贵德县| 开远市| 东乡族自治县| 封开县| 潜山县|